历史:新航路的开辟 初中八年级 上海市控江初级中学 孙延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为什么发生在1492年?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讨论、辩论。学生用Seeing Reason思维工具,Visual Ranking,Showing Evidence等思维工具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阐述和交流自己的观点,最终让学生领悟“新航路的开辟与’全球化时代’的关系。
- 人类下一个探寻的目标在哪里?
- 1.新航路的开辟为什么发生在1492年?
- 2.为什么说新航路的开辟是“全球化时代”的开端?
- 1.新航路开辟的时间在什么时候?
- 2.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什么?
- 3.新航路开辟的代表人物是谁?
- 4.这些航海家分别开辟了哪些路线?



*[声明]以上内容源自原“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历史课上,假如教师问:新航路开辟的时间在什么时候?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什么?新航路开辟的代表人物是谁?这些航海家分别开辟了哪些路线?可以肯定会响起一片波澜壮阔的翻书声,因为学生坚信答案在教科书里,相信学习历史就是把答案发掘出来还给老师。 现在,老师换一种方式,问“新航路的开辟为什么发生在1492年?”同样会激起冲天巨浪,但这一次是无声的,是激荡在大脑里的:1492年世界(东方和西方)都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是哥伦布?为什么是西班牙?他们还会去想:重大的历史事件是偶发的,还是必然会发生的?就这样,同一段教材会因为不同的问题而产生不同反响,更重要的是把学生的成长导向不同方向。(该问题最早见于Thomas L.Good 等著《透视课堂》)"

潘裕翼原上海市进才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