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寄情山水——由《山中访友》开启的情感旅程 小学六年级 河北省秦皇岛市燕秀里小学 徐翠莲

寄情山水——由《山中访友》开启的情感旅程
怎样让一篇文质兼美、构思新奇的课文激起学生深度理解的欲望?教师异想天开地问:“假如两位作者交换位置,他们会创作出什么样的作品?”这个特殊的项目任务帮助学生更深入揣摩古人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情怀,在品词析句中学习多种修辞手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
- 作家们如何在作品中的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感的?
- 1.描述自然的名作带给你怎样的情感体验?
- 2.如果李汉荣与李白互换,他们会写出什么样的作品?
- 1.《山中访友》一文中都提到了哪些“朋友”?
- 2.《山中访友》中的“朋友”有什么特征?
- 3.《山中访友》一文的作者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 4.《独坐敬亭山》与《山中访友》有何不同?


*[声明]以上内容源自原“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假设自己是李汉荣在敬亭山前看到李白曾看到的景物,或者自己是李白走进李汉荣访问过的山中,会写出什么样不同的作品?——一个假设性的好问题能够用最简捷方法导出的学习情境和项目任务!这个特殊的项目任务帮助学生更深入揣摩古人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情怀,在品词析句中学习多种修辞手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问题情境对语言实践起到了既开放又有所限制的作用,让学生在探究和思辨中获得学习与创造的新动力。

潘裕翼原上海市进才中学校长